文化名县 久负盛名——清涧
清涧县古名宽州,位于黄河陕晋峡谷西岸,榆林东南部与延安交界处及无定河、黄河交汇处,是久负盛名的历史文化县。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这里就有人类定居。今日既是一代文豪路遥故乡,又是享誉全国的“红枣之乡”、“道情之乡”、“石板之乡”、“粉条之乡”。
地名来源:
庆历元年(1041年),宋仁宗放弃进攻方针,改而推行修固边城、精练士卒、招抚属等相应的措施。其部下种世衡建议,在延州东北二百里古宽州的故垒上筑城。这里地处要冲,右可屏障延州,左可得到山西的粮食,北可以进图银、夏二州。范仲俺派种世衡率兵筑城,因城内缺乏水源,便重金奖励凿井,终于从地下150尺处冒出了清泉,遂取名为青涧城。
地理位置:
清涧县地处陕西省北部,地处东经109°55′27"~110°38′50",北纬36°57′30"~37°25′,榆林市南端,黄河中游,无定河下游。这里古名宽州,位于黄河陕晋峡谷西岸,榆林东南部与延安交界处及无定河、黄河交汇处。
历史沿革:
东周时清涧县由白狄(翟)族居住。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境内首置朔方县。唐一度设宽州。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青涧城升格为清涧县,明洪武四年(1371)县名改为清涧。成化九年(1473)隶延绥镇榆林道。李自成更称无波府,清顺治二年(1645)复称青涧县,仍属延安府。雍正三年(1725)属直隶州。建国后,先后属绥德榆林分区所辖。1958年并入绥德县, 1961年恢复清涧县,属榆林专区管辖。2000年,榆林地区改为榆林市,清涧县属榆林市辖县。
清涧属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清涧县除有小面积川台地和残塬地外,绝大部分是峁梁沟壑。地势西北偏高,东南较低。以无定河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地区东临黄河,为峡谷丘陵,地理意义较明显。西部地区黄土层厚,多峁梁,峁小梁短,峁多梁少,沟壑发育,地面破碎。
清涧县境内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半干旱气候区,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暖气团渐渐增强北进,气温渐高,降水增多。气温日差较大,易有寒潮、霜冻和大风等天气。夏季雨量集中,多为雷阵雨,并伴有强烈大风,雨量分布极不均匀。初秋多出现连续淫雨天气。冬季受强大的西伯利亚冷空气的控制和侵袭,气候寒冷而干燥,降水极少。
土地资源丰富,耕地面积66.69万亩,水能蕴藏量3.5万千瓦。经济性植物300多种。同时,这里有茵陈蒿、柴胡、远志等野生药材植物100余种,有高等动物资源80种以上。矿产资源相对贫乏,但已探明了一定储量的赤铁、黄铁、锰、煤、油、天然气、盐等10余种矿产,有待进一步开采。
清涧县的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清涧道情、伞头秧歌、民歌等。2004年3月,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道情之乡”,2008年,清涧道情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景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