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三秦游 | 意见反馈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陕西旅游攻略网
旅游资讯 | 历史文化 | 陕西民俗 | 图片美景 | 旅游线路 | 文化三秦 | 旅游视频 | 文化游 | 专题 | 租车 | 导游 | 评论
陕西名人 | 陕西知道 | 陕西美食 | 宾馆酒店 | 旅游攻略 | 陕西景点 | 景点门票 | 旅行社 | 特产 | 精品 | 论坛 | 团购
首页 | 陕西攻略 | 西安攻略 | 宝鸡攻略 | 咸阳攻略 | 铜川攻略 | 渭南攻略 | 延安攻略 | 榆林攻略 | 汉中攻略 | 安康攻略 | 商洛攻略 | 杨凌攻略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的位置:首页 > 商洛市旅游攻略列表 > 正文

商洛市旅游概况(8)

2016-10-25 12:59:44  来源:三秦游  进入论坛  查看/发表评论

商州看家馍俗事
商州农村,年轻女娃跟男娃订婚不叫相亲叫看家。由此形成了独特的“看家馍”习俗。
看家一般是由媒。人领着女娃及其直系亲属如:妈嫂姐妹,七姑八姨,事先订好日子。这天早上男娃专门在门外盯梢,一旦发现《看家的》走到门口,赶紧一边问好,一边领着进入堂屋,给每人递上预先备好的热茶水。尔后,吃早饭,一般为一人一碗“米儿面”。午饭一般得坐席,菜肴丰盛,酒足饭饱,客人欲走。男娃如看中女娃,走时就拿一个有钱的红纸包,亲手递到女娃手中,再烙两个锅盖大小,上面刻有花纹,精心染过红绿颜色的锅盔馍,称为“看家馍”,用包巾包好,由男娃背上送女娃一程。半路上女娃给男娃一条花手绢或一双鞋垫,“勾”过手后婚事就算定了。若男娃看不上女娃,走时就不给“勾”了的红纸包和深情的“看家馍”了。

刘邦与张良的传说
张良,汉初大臣,字子房,传为城父(今安徽亳县东南)人,以成功后不贪恋权位,不追名逐利的高风亮节而受世人敬仰。相传他曾于镇安北阳山一带隐居。因而镇安许多地方流传着有关他与刘邦的片断传说。传说虽有虚构成分,但其中却闪烁着他道德的光辉。
张良是刘邦重要的谋臣,为刘邦建立汉朝立下了奇世功勋。刘邦称赞张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子房功也”。因而张良被封为留侯。但是张良却是个淡泊名利、成功不居的君子,他谢绝了赐封和利禄,却独自逃避到镇安这个深山野林里隐居起来。刘邦听说他隐居的地方叫北阳山,便亲自骑马去探访,张良甚是感动,自知所隐居的北阳山系荒蛮之地,偏僻吊野,道路艰险,圣驾不堪其苦,便遣人于镇安县城东15公里,今铁厂乡庄河村,拦住圣驾马队,故称此地为“拦马河”。
刘邦要见张良,恳请张良回朝辅政,并以功名官爵金钱美女许诺。张良却捎来书信说:“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你封我留侯足矣。人生短暂,何若贪图荣华富贵?”坚辞不出,刘邦执意要见到张良,井威胁说,不见到张良,就不回京都。张良无奈, 只得在月西乡的剑锋垭下拜见了刘邦。从此,剑锋垭下的小山梁就叫“等驾梁”。
君臣二人一道同行。他们一边欣赏着山峦起伏、风光如画的美景,一边交谈。不知不觉二人便来到了南阳山下的河边。这儿景色极美,危岩陡石,夹河而立,形成深峡幽谷。河床怪石嶙岣,凸凹奇崛,河水又陡又急,形成一个又一个险滩,而陡峭的南阳山,耸立于河岸,与小河俯仰相映。君臣二人赏完了美丽壮观的山水,就在这里依依惜别了。这条河也因此叫做“落驾河”了。

镇安婚俗
镇安系“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劳动艰辛,加之交通不便,文化教育落后,人们在深山里生产、生活,很自然地把婚嫁这一人生喜事,作为文化活动的内容,赋予了诙谐、风趣的内涵,表现了山区人民纯朴、豪放的个性。
定情:镇安的姑娘在选择配偶方面,比其他地方的姑娘有更为明显的主动性和勇气。当选定了某一青年后,就择良辰吉日,在大清早青年还没有起床的时候,来到青年独居的窗外,用委婉、缠绵的情调唱道:
山高路长难通天,
井里水深不行船。
金井河畔岸儿高,
哥没开口妹难恋。
青年听歌者弄清是那个姑娘后,若对姑娘表示满意,就唱道:
妹儿行路哥走坡,
心想问妹人太多。
妹若有意来相好,
唱支歌儿来还哥。
姑娘听了高兴地唱道:
唱歌之人识歌者,
撑船之人识水深。
采花之人识花路,
妹今已识哥哥心。
于是互相由窗孔里外寄过信物,各自带在身上,这对男女就算定情了。
熬婚:男女双方定情之后,女方经常要到男方家去,和男方相会,并帮忙料理家务,如挑水、做饭、给老人缝补衣服,以取得男方父母和兄嫂的喜爱。同时还要在八九月问的夜里,到男方驱赶野猪、狗熊的田头茅庵里,用缠绵的情话伴男方度过漫漫长夜;在与野猪、狗熊的搏斗中,助男方一臂之力。在风雨凄凄的夜里,男女双方在庵棚里轻唱情歌,一方面互相倾诉爱慕;一方面使野猪、狗熊不敢逼近。女唱:
情哥情妹心相连;
好似葛藤把树缠。
生生死死在一起。
钢刀斩藤藤不断。
男唱:
妹儿生来好身段,
脸儿好像红牡丹。
哥有福气得到你,
生同枕头死同棺。
经过一二年的考验,男女情投意合,决心白头偕老,才算“熬婚”成功。
提亲:在“熬婚”成功的基础上,由男方父母挑选儿女双全的男女作媒人,择吉日,携礼品,引着男方去女方家中。女方父母安排女方以烟茶招待后,女方父母及媒人和男方围坐一块。男方先以伶俐口齿向女方父母说:“你家有枝花、花开香千家。我想来摘花,只怕不配她”。女方母亲仍以伶俐口齿说:“我家有枝刺梅花、娇生惯养在我家。浑身上下都有刺,不怕扎手就摘她”。这时媒人说:“男娃能吃苦,有刺不怕扎。把花养他家,香气飘天涯。”说罢,女方端上酒菜,先向媒人和男方敬上一杯酒;男方随即把女方父母喊一声“爸、妈”,再向女方父母和女方各敬上杯酒。俗称“开叫”此婚即成定局。
报日:在结婚前一月,男方备礼品和用红纸写的结婚日期 (名日:报单),由媒人带男方到女方家中。先由男方向女方父母:叩首后,媒人将报单交女方父母。女方父母看过后,交女儿。女儿看过后以兴奋的心情说:“红纸写黑字,我已全知晓。嫁妆要准备,烦劳我二老。”女方父亲接着说:“我养女儿十多年,剩下只有三十天,我女不必多操心,所有嫁妆我承担。”之后,男女二人向女方父母跪拜,由男方说:“父母养女十多年,千辛万苦忙不闲。女婿就是半个子,照料父母我承担。”
结婚:由男方备花轿,请乐班,去女方迎娶,女方父母设宴招待。因山区路窄,途中翻山越岭,跨沟过河,抬轿的人要挑选大胆心细的壮年,禁忌出事。前边两个抬轿的人,要随时观察路面情况,向后边两个抬轿的人打招呼。语言要简短、明了,且要用吉祥词语。
当新娘由其父母背进花轿坐定后,抬轿的人齐声说:“喝了喜酒,起身就走。主人放心,路上顺风。”
花轿经过转弯处,前边的人喊:“大弯小弯,新娘舒坦!”后边的人喊:“随弯就弯,新娘情欢!”
花轿过河踩石磴时,前边的人喊:“踩石磴,新娘坐定!”后边的人喊:“踏当中,新娘心放松!”
花轿上台子时,前边的人喊:“上高台,新娘红运来!”后边的人喊:“一步一步慢慢来,新娘今晚乐开怀!”
花轿经过树枝遮顶的小路时,前边的人喊:“青棚盖顶,新娘百事懂广后边的人喊:“腰弯肩扛,新娘治家有良方!”
花轿经过平坦大路时,前边的人喊:“大路好走,新娘不丑!”后边的人喊:“甩脚甩手,新娘今年就有(指怀孕)。”
花轿到男方门口停下来后,抬轿人齐声说:“新娘下轿,吉星高照!互敬互爱,白头偕老!”然后才拜天地,拜高堂,入洞房。

 

柞水旧时婚俗
古代,柞水山大地僻,土硗田疏,人稀户寡,抚治、教化极难,婚姻制度流弊甚多。富家子女多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以门当户对择媳、婿。对于妇女有更为严酷的礼教,“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男方在婚后,仗权依势,休妻、纳妾甚为流行。休妻五次以上,纳妾二三全者均不为奇。妇女因遭到休贬、凌辱,自杀者为数不少。清《陕西筋志》载:“孝义厅口幽谷穷,民耳不闻教化,故招大养夫恬不为非也。”民国期间,包办买卖婚姻极为盛行,除沿袭古代的休妻、纳妾、招夫养大外,富家子弟纳妾多至四五千。民国28年(1Q39),县内订婚聘礼高达200大洋。民国37年(1948),因国币不断贬值,物价飞涨,聘礼以10万皮纸折计,人们称为“皮纸婚”。家境贫寒的青年,因出不起聘礼,以姐妹与其他青年姐妹交换方式缔结婚姻。不少贫穷人家考虑无力给儿子娶妻,由多女子的家庭或乞讨者抱来女童,养育在家,以备长大后为儿子作妻,这种方式被称为“童养媳”。还有不少无妻的光棍男子,去有夫之妇家里,征得其夫同意,干活不取报酬,只求晚上于女人同居,称之为“站门汉”。也有极少数一女配二男的现象。早婚较为普遍,男方多在16岁结婚,少数竟在12岁结婚;女方多在15岁出嫁,少数在12岁出嫁。

柞水生产习俗
柞水县山坡地居多,农作物以玉米、小麦、大豆、杂粮、洋芋为主,古今未变。
挖地 除小麦为越冬作物外,玉米、洋芋、大豆、杂粮等皆在春季播种。挖地是春耕生产第一道工序,为一年农作之首。古代和民国期间,富户雇工,一般农民与近邻或亲友互相换工,少则五六人,多则一二十人。工具一律使用镢锄(亦称板锄)。开工后:排列为阵,说古道今,谈笑风生。稍有疲劳即有人领唱山歌,众人随合。歌词诙谐、风趣、高昂、豪放。如:
领:山也高来水也长哟, 众:山里娃子孝敬娘哟。
领:春日多挖一锄地哟, 众:秋后粮食推满仓哟。
领:老娘见了开口笑哟, 众:农家屋里亮堂堂哟。
领:王家姑娘好模样哟, 众:走起路来风摆柳哟。
领:有心娶她多流汗哟, 众:莫学浪子挨家串哟。
劳动者边唱边挖,情绪饱满,干劲十足。农业合作化后,由于集体劳动,挖地时唱山歌助兴被普遍采用。几个队相邻劳动,赛歌者亦不少。
古代和民国时期挖地时人们多穿草鞋,扎毛裹脚(毛织品),借以防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多穿胶底鞋,亦扎毛裹脚。
锄草 开工后,排列为阵。对于初次锄草的青年人,把他排在两位老农之间,便于示教间苗、拥土等技术。人们称之为“地头拜”。师父边讲边做,学徒边学边干。同挖地一样,开工后仍然唱山歌助兴。
驱兽 山里多野猪、狗熊。当玉米成穗孕实,豆子结籽之后,野猪、狗熊常在夜间成群结队吞食玉米、黄豆。 自古至今,农民在七八月间,即在地间搭起茅庵,彻夜看守。古代和民国期间,每晚上山之前,先向山神和土地跪拜祈祷, 以保平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拜山神、土地之习俗逐渐消失。
入茅棚驱兽,多为青壮年。当发现有野猪或狗熊靠近,即鸣枪、鸣锣或响鞭驱赶。即使无野猪或狗熊靠近,也不能失去警觉,故有“熬夜”之说。末婚姑娘,得知意中人在山上“熬夜”,为表示爱情,去意中人所在的茅庵作陪,用缠绵的情活,伴意中人度过漫长的不眠之夜,并在与野兽搏斗中助意中人一臂之力,人们称之为“熬婚”。 
收获 《孝义厅志》载:“山地畏水畏旱,故虽终岁劳苦鲜有余三余九之积。”因而柞水境内一直坚持广种薄收,“今岁开一片,明岁另辟新”。不管耕作如何艰苦,在收获时期,农民面对成熟的庄稼,均喜气洋洋。收获开始前,各户都要备儿席酒菜,用上好的腊肉、油炸锞子,把春季帮忙挖过地,夏季帮忙锄过草的亲友、邻居请来共饮共食。在热闹的气氛中,互相估摸各户能搬多少玉米,打多少黄豆,能收多少杂粮。此曰“谢劳”。
收获开始,全家老少一齐出动,背上背笼、挎篮,拿着小竹签(剥玉米穗外壳用)上山搬玉米。一家人排列成行,由地间循序而进。当搬满一背笼后, 由青壮年背回去,其余人在地里继续搬,等青壮年在家里倒了玉米返回地头,一背笼也搬够了。于是青壮年便成了专职运输人员。当再次返回运送时,在地里继续搬玉米的老父、老母、阿姐、阿妹或阿嫂,看到家里的“顶天柱”,背上一大背笼黄晶晶的玉米,笑嘻嘻地下坡时,大家不约而同地用亲昵的语气喊一声“X娃”、“阿哥”,再附上一句“路上小心点!”青壮年自豪地回一句:“没事!”稳稳实实地下山去了。在地里的老父、老母、阿姐、阿妹,边搬玉米边议论,不是要给青壮年选一个称心如意的媳妇,就是表示晚上回到家中,一定做一顿可口饭菜,犒劳一下家里的“顶天柱”。
 

柞水生活歌谣
没钱盖房住茅棚
没钱盖房住茅棚,风吹树叶当箫声。
日间太阳来照耀,晚上星星闪闪明。
(流行于蔡玉窑地区)
还不用功到几时
人大一年多一岁,木大一年多一轮。
今日过了明日到,还不用功到几时。
(流行于凤镇地区)
暗中流泪没人知
贫穷只囚没田地,孤身单影谁相依。
蜡烛锁在箱底点,暗中流泪没人知。
(流行于红岩寺地区)
未曾洗碗肚又饥
一生在世没心机,因为贫穷汤水稀。
三斤清水四两糁,未曾洗碗肚又饥。
(流行于红岩寺地区)
为人十难
第一为人没钱难,东拉西借没通关。
一日三次人讨债,躲躲闪闪在人间。
第二为人没房难,街头穴洞过夜间。
人人见我下眼看,疑是叫化把门关。
第三为人没粮难,半升包谷吃三餐。
辛苦到头不要紧,肚子咕咕心发酸。
第四为人没妻难,两脚出门转身关。
衣衫烂了没人补,晚上睡觉浑身寒。
第五为人没儿难,孤伶寡宿在人间。
病在床上无人管,死了没人送上山。
第六为人做奴难,穿人破衣吃残餐。
低声下气过日月,千斤重担压在肩。
第七为人没牛难,布谷一叫心乱烦。
扛着镢头去挖地,晚上回来身骨酸。
第八不识字书难,开口求人人没闲。
只见白纸写黑字,乎捏笔杆重如山。
第九为人没被难,苇席四季守孤单。
九冬十月落大雪,双手抱膝泪涟涟。
第十沿门乞讨唯,走遍百家不够餐。
朱门未开狗先咬,手拉竹杆没力拦。
(流行于凤镇地区)
 

山阳风俗
山阳地接秦尾楚头,人杂南北数省。当地居民有“本地人”与“下湖人”之分。“本地人”包括明代以前的本地老户,明清两代流徙山阳的山西移民(习称“大槐树人”)和清代以后迁进山阳的北方人;“下湖人”包括明成化年间安置的荆襄流民、清乾隆年间进山的江淮灾民和此后迁来的南方客民。这表明,“本地人”实质上是北人的后裔;“下湖人”实质上是南人的后裔。山阳县中部有座横贯东西的大山,名鹘岭。历史上,鹘岭曾是秦楚的国界,也是宋金的国界。有趣的是,“本地人”与“下湖人”也大抵以鹘岭为界,岭北多居“本地人”,岭南多居“下湖人”。一般说来,“本地人”生活习惯近似北方型,“下湖人”生活习惯近似南方型。化行于上,俗成于下,南北文化虽经千百年陶融感化,然先民遗教,尚未尽替。人们在追求现代文明的同时,仍保持着各自的传统美,构成五彩斑斓的生活画卷。秦楚文化相互影响,又形成丰富繁杂的社会风尚。人情淳厚,民风简朴,习尚勤劳、俭朴、憨厚、好客、敬上,重事业、讲科学、懂礼貌、守信用……既含北方之犷悍,又兼南方之灵秀,既保持传统之古风,又具有现代文明。
山阳土民,衣食住行,讲求节约,不事奢华;不分畛域,比邻而居,恒少争斗,但有纠纷,一经调解,便息事宁人,纵吃小亏,也不愿争讼;无论贫富之家,若有客来,都要敬烟、奉茶,问食问宿,待客必有酒,劝饮乃至醉;尊敬长上,孝顺父母。
在饮食习惯上,“本地人”喜吃酸,“下湖人”喜吃腌;一日三餐,岭南农人“早晚两顿不见天,午饭排在正中间”;岭北农人“先做活,后吃饭”,9点吃早饭,14点吃午饭,点灯吃晚饭。
农人房屋一般一脊三间,中间名堂屋,两侧为卧室。堂屋前半部棚成楼,备放粮草,后半部安一横木,名“照面方”,备挂种子等物。房屋摆设因陋就简,讲求实用。岭南人家堂屋墙上安置一块横板,名曰“神龛”,上置族谱、香纸、祖宗遗像等物。神龛内壁贴着用红纸写成的“香火”。民国前,香火上写着“天地君亲师位”,民国后换成“天地国亲师位”。“文革”期间禁写“香火”,普遍悬挂毛泽东像。岭北人堂屋挨墙横放一大柜,既能当神龛,又能装粮食。岭南人睡木床,岭北人睡土炕。
在节序方面,元旦、妇女节、劳动节、青年节、儿童节、国庆节等皆从公历,节日活动与全国大致相同。春节、清明节、端阳节、中秋节等仍从农历,习俗不但异于外地,即使县内岭南岭北,“本地人”与“下湖人”之间亦有差别。过春节,有“初一不出门,初二拜丈人,初三初四访老邻”之俗。初五称“破日”,取“破土动工”意,是日早亦放鞭炮、吃水饺,并将春节间扫积的垃圾倒掉。此日一过,各执其业。过端阳节,家家门头插艾,午饮雄黄酒,小儿戴香袋。“本地人”在端阳节普遍吃粽子,而作为楚人后裔的“下湖人”在端阳节却不吃粽子。故有人对食粽纪念屈原的传说表示怀疑。在祭奠亡魂的节序里,“下湖人”在七月十五日前夕焚烧纸钱祭奠祖先,兼施饿鬼;而“本地人”则在十月—日前夕焚化纸钱祭奠祖先,兼送寒衣。村里老人死了,“下湖人”要请人唱孝歌,以此来哀悼死者,“本地人”却不兴此俗。
在语言方面,“本地人”多秦音,属西北方言;“下湖人”多楚语,属西南方言。“本地话”的语音基本类似关中话,但声调却不像关中话那样生硬;“下湖人”近似吴楚方言,但吐字却比吴楚方言平和易懂。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倡导移风易俗,建设精神文明,一些不良习俗得到剔除,新思想、新风尚正在发扬光大。 

山阳面花俗
山阳传统风俗之一是逢年过节,红白大事作面花。
面花是用上等麦面掺和鸡蛋、香油、调料揉合面剂,以剪刀、镊子、梳子为工具,把面剂捏塑成各种动植物或花卉,再涂上颜色,放进油锅炸熟,这些面花外形美观,吃起来香甜,既可当风味食品,又是艺术品。
面花因用途不同,制作方法与含义亦不同。
果子:供节日亲友客人招待茶点及小孩日常零食。一般制作是用花椒水和面,剪成松、竹、梅、兰、菊等花叶形象,用油炸熟。
供献:过生日祝寿、丧事祭灵。一般按蒸馒头程序做,面发酵揉光滑后,用剪刀、梳子或其它印模模塑成各种动物形象,蒸熟后按不同用途点颜色。给老人祝寿做成福寿蟠桃、五福捧寿、麻姑献面等。给小孩过生日做成活泼的小动物、鲤鱼、兔子、麻雀、蝴蝶等。供献祭灵:多做成金童、玉女、牛头、马面、盘龙、卧虎等。
插花:玩赏献祭,一般做法近似锞子,花色主要有仙桃、石榴、玫瑰、海棠、牡丹等,不同的是每个面花下插一竹扦,随风飘动,供人玩赏。这种面花多用于老人下世及三周年祭用。民间传说吃个这种面花可消灾弥难。有的房中插面花则出吉祥之兆。

梨园丝竹
水旱码头龙驹寨:不只外地戏曲班社纷至沓来,境内亦衍生诸多梨园分枝,由南方移民(客户人)带入境内的花鼓调约始于明,清同治年间,竹林关东岭李成子即领有皮影班。光绪八年(1882),古路河徐明启继组成顺班,白天演木偶,晚上演皮影,盛传五代。1928年竹林关陶三女再建三女花鼓戏班,上演剧目200多种,红极一时,故竹林关素有“花鼓窝”之称。如今全区8个乡,花鼓班就有31个。他们利用农闲和节日,经常走村串户演出。早在1956年,商洛剧团即在竹林关邀集花鼓老艺人系统整理花鼓剧目、曲调,并聘刘全兴、毕占成去该团任教练十余年,保留下来一批优秀花鼓戏。其中《夫妻观灯》参加了全省第一届音乐周的演出,曾一时誉著京华。其后商洛剧团演红之《屠夫状元》《六斤县长》等大本剧,亦为花鼓曲调,从而有“商洛花鼓的起根发苗在竹林关”之誉。竹林关的花鼓多反映劳动群众日常生活,歌颂劳动者的纯朴、善良、聪敏以及青年男女恋情。生动活泼,诙谐风趣,声情并茂,且歌且舞。特别是除了搭班登台演出外,或劳作间隙,或邻里喜庆……均可稍加化装就地演唱,因而更易在劳动群众中扎根流传。仅摘其一段喜迁新居花鼓调如下:
“春来百花香满地,祝贺主东喜盈门。门前有棵摇钱树,房后有个聚宝盆。摇钱树上结金籽,聚宝盆里聚金银。院子三天不用扫,落地金籽三尺深。再过三天不来扫,满院银子斗量金。再过三天不来扫,斗大珍珠滚进门。聚宝盆里添碗水,放过三天变金银。放过七七四十九,珍珠玛瑙堆满囤……”。多么夸张诙谐,喜庆气氛顿生,难怪每每设宴待客,总是花鼓艺人高座首席呢。对这一民间艺术宝藏,文化部门已搜集整理了一批“原版带”,《陕
《山西民间小戏选集》收录了本县演出的《扎锥子》《巧断狗案》《商山还愿》等花鼓戏。丹凤剧团还演出《血刀记》《阻阳错》等经过整理改编的大本花鼓戏。
丹凤县地方戏曲,除花鼓戏这山花奇葩外,汉调二簧亦久负盛名。多演出历史剧、武功戏、连台本,主要在庙会乐楼及码头戏台演出正戏。清光绪二十年(1394)龙驹寨歌老会首领姚正,赴鄂延聘名师贺鸿时,组建成善庆班,为当地二簧班社之最。其“广”、“庆”两辈艺徒,后多成为附近班社教师,故龙驹寨为商洛二簧戏发轫之地。其毛净陈尚奎,在武关关帝庙演出三声喝断《当阳桥》时,三脚踩断三块板,被誉为“活张飞”。
曲剧(土曲子),为又一地方剧种。以商镇、留仙坪班社为著,其“鹏程班”唱遍商洛。民初石镇邦曲子班名旦银芽,为曲子戏演员之佼佼者。民间流传说:一少妇在台下买凉粉,本想多要豆芽,不要醋,却因心里想的还是银芽,竟失口说:“多要银芽不要胜”(胜也是演员)。又一少女在织布时想着银芽,便独说独念:“紧织布,慢撂梭,心里想起银芽哥,想给银芽哥做双鞋,不知他四月八会来不来。”母亲听罢训斥道:“你疯啦,嘴里胡哇哇的啥?”女儿笑道:“妈,妈,我没疯,我咋不说胜胜(演员)胡子生。”

丹凤桃花铺的故事
丹凤县位于秦岭东南麓,秦时境内设商县,隋改名商洛县,金贞元二年(公元1154年)降为商洛镇,并入上洛县。1949年6月1日,划出商县、商南县部分地区建立丹凤县,因县城位于丹江之滨,凤寇山下而得名。
出丹凤县城东15公里处有个地名叫桃花铺,过去叫“陶家铺”,说起来,还有段传说哩。
相传,郑子明跟随赵匡胤自清油河贩油运往长安,途经武关天险时,将一篓油倒到山下(油篓沟),弄得没情没绪,且又烈日当头,饥渴难耐。当他们寸步难行之时,望见前面一片瓜园,熟透的大西瓜滚了一地,老郑也不打问,拣起一个砸开就吞。他一口瓜还未咽下,一个弹子飞来,将头打了个大青包。他还未醒过神,一位柳眉倒竖、杏眼圆睁的姑娘已来到面前, 口口声声骂他“偷瓜贼”,双方便打了起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编辑:秦人

三秦游QQ群:
  三秦游群①:3532197 (三秦文化综合群)
  三秦游群②:24288209 (旅游活动群)
  三秦游群③:81817349 (车友、自驾活动群)
  三秦游群④:70760386 (年票专属群)
  三秦游群⑤:146721821 (旅游咨询群)
  三秦游群⑥:82616561 (旅行社合作群)
  三秦游群⑦:93966174 (陕西特产供应商合作群)
  三秦游群⑧:146722047 (投稿群)
  三秦游群⑨:134982308 (摄影作品分享群)

互动平台:
  新浪微博:http://e.weibo.com/sanqinyou
  腾讯微博:http://t.qq.com/sanqinyou
  关注“三秦游”微信号: sanqinyou 用微信,添加朋友,或扫一扫,以下二维码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6 三秦游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电话:1896673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