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三秦游 | 意见反馈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陕西旅游攻略网
旅游资讯 | 历史文化 | 陕西民俗 | 图片美景 | 旅游线路 | 文化三秦 | 旅游视频 | 文化游 | 专题 | 租车 | 导游 | 评论
陕西名人 | 陕西知道 | 陕西美食 | 宾馆酒店 | 旅游攻略 | 陕西景点 | 景点门票 | 旅行社 | 特产 | 精品 | 论坛 | 团购
首页 | 陕西攻略 | 西安攻略 | 宝鸡攻略 | 咸阳攻略 | 铜川攻略 | 渭南攻略 | 延安攻略 | 榆林攻略 | 汉中攻略 | 安康攻略 | 商洛攻略 | 杨凌攻略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的位置:首页 > 商洛市旅游攻略列表 > 正文

商洛市旅游概况(7)

2016-10-25 12:59:44  来源:三秦游  进入论坛  查看/发表评论

九十年代中期,重工业形成了以矿产冶金为主的结构格局。1995年,在全区乡以上436户重工业企业中,采掘工业158户,占36.2%;原材料工业131户,占30%;加工工业147户,占33.8%。重工业产值57180万元中,采掘工业产值占39.3%,原材料工业占39.5%,加工工业占21.2%。
至1999年,全区工业总资产中重工业占83%。在重工业内部,采掘、原料、加工工业比重为42∶39∶18。轻重工业产值比重为1∶3.61。全区共有重工企业361户,从业31799人,产值110925万元。完成工业总产值51292万元,占重工业产值的46.24%。原材料工业企业135户,占重工业企业户数的37.40%。原材料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5672万元,占重工业产值的41.25%。加工工业企业92户,占重工企业户数的25.48%,加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3691万元,占重工业产值的12.59%。从业人员31799人。
农业
1956年,农业合作化,提出“向荒山要粮,让石头搬家,叫土地翻身”的口号,发动群众修坡式梯田。
1958年全区开展数万人的治山治水群众运动,至1960年全区修埝40万条,修石坎坡式梯田60万亩,修石谷坊8万余条,闸沟94万余条,增加沟台地10000亩以上。
1964年,全区各地采用常年基建队修地与农闲突击修地相结合的办法,上劳力32.6万人,投工2192个,移动土石方1754万立方米,新修梯田19130亩,修复河滩地13430亩,新增沟台地6900亩。
1965年10月,商洛专署在丹凤县棣花公社牛头岭召开全区农田基建现场会,形成冬季农田基建的高潮,日上劳29万人。全区组织常年基建队600个,固定劳力11000余人。
1968年8月,商洛专区提出“以土为主,水土结合,因地制宜”的农田水利建设方针。1970年北方地区农业会议后,抽调大批干部到第一线,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掀起冬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高潮。经过10年奋战,全区新修基本农田65万亩。其中水平梯田27.75万亩、沟台地22.68万亩、河滩地4.64万亩。
1981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分户经营。农田基建面临“劳难抽,地难留,钱难筹”等新问题,一些地方农田基建出现放任自流状态。针对新情况,各地采取不少新办法,仍坚持修地不动摇。到1982年,全区总计新修基本农田30万亩,减掉因灾废弃、基建占地,实际净增10.6万亩。
1989年,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决定》,抽调5000名干部到农田基建第一线,组织群众,上劳力60万人,坚持统一规划,连片治理,以村、组为单位进行大会战。当年兴修基本农田5.93万亩,净增5.07万亩。1990年新修地7.96万亩,净增7.26万亩。
1994年,地委、行署提出实现人均一亩基本农田的奋斗目标,1995年又提出户均一亩水浇地的目标,并作出“加快农田水利建设,确保实现‘双一亩’的决定”。全区各地紧紧围绕“双一亩”的建设目标,坚持按照“沿山、沿路、沿沟”的布局,主攻“假平地、坡座子、旱改水”等措施,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使商洛农田建设每年突破10万亩大关。1991~1999年间共修地99.53万亩,净增73.82万亩,基本农田累计达到209.44万亩,农业人口人均0.97亩。其中水浇地达到48.75亩,户均0.88亩。镇安、洛南和商南县实现人均一亩基本农田。 
2013年,全市生产总值510亿元,增长13.5%,比2012年增长超过70亿元,人均GDP首次突破20000元。其中,农业完成86亿元,比2012年增长6亿元;工业完成257亿元,比2012年增长47亿元;第三产业完成167亿元,比2012年增长近20亿元。

社会事业


基础设施
体育场
基本形成以市级文化单位为龙头、镇文化站为枢纽、村文化活动室为基础的市、镇、村三级文化网络。“十一五”期间,新建农家书屋1452个,建成市级文化资源共享工程中心1个、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7个,建成乡镇服务点26个,村级服务点1235个。全市公共图书馆藏书50.79万册。广播电视事业快速发展,全市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3.01%、98.39%,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32.26%。2010年全市投资400万元建成了商洛数字卫星接收中心。截至2010年底,全市共放映公益电影2.2万多场,观众达800多万人次。
教育事业
各级各类教育获得较大发展,素质教育、义务教育稳步推进,学前教育受到重视,各类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良好。2005年,初中阶段适龄儿童入学率96.4%;商洛学院在校学生7930人;商洛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4139人;职业中学在校学生16756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194319人;小学在校学生数247983人;幼儿院在园幼儿22644人;小学入学率99.7%。
2010年全市高考一本、二本上线率继续位居全省第一;普通高中在校生达到5.35万人,升入高中阶段(含职业学校)学生比例达到77.52%。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2.9万人。省市标准化高中达到15所,占到普通高中的60%。全市已建成199所农村幼儿园,学龄前儿童入园比率达到65%。全面完成了“普及实验教学”任务,中小学实验教学开出率达到100%。全市小学、初中入学率均达到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77.92%,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100%。
文体事业
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全面加快,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竞技体育水平迅速提高,体育产业开发扎实推进。市体育中心建设工程快速推进,县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日益完善,城乡群众的健身环境和条件逐步改善。2010年成功举办“比亚迪杯”全国竞走大奖赛。
民生工程
2010年,共开工民生八大工程建设项目1418个,完成投资16.84亿元。全市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设54万平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25.3平米。到2010年底,全市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8.08万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55万人。全市有4.6万城镇低收入群众、29万农村低收入群众享受到低保政策,生活得到保障。

民俗风情


商洛文化独具特色,承秦文化之刚阳,蓄楚文化之柔美,剧种有秦腔、花鼓、道情、二黄(汉剧)、豫剧,以及民间的山歌、号子等。20世纪五十年代“夫妻观灯”、六十年代“一文钱”、七十年代“屠夫状元”、八十年代“六斤县长”、“凤凰飞入光棍堂”、九十年代的“山魂”等剧目,均获得省以上创作一等奖,有的赴京汇演,有的搬上银幕。1985年被省文化厅誉为“戏剧之乡”。商洛人兼有北人之质朴,又不缺南人之秀气,商州区以及洛南县、丹凤县的绝大部分地区的方言接近陕西官话(也称关中话、陕西方言,中原官话的一种),西部的柞水县、南部各县中的镇安、山阳、商南方言比较多,主要分布有:下湖话(湖广方言)、客家话、江淮话、西南官话,呈现出南北方言荟萃的特点,也有部分地区近似与商洛为临的湖北西北部、河南南阳方言。因为陕西官话曾经也是中国官话的原因,商洛人说普通话普遍比长江以南的南方人标准。
诗歌文化
盛唐以来,沿长安向东,经蓝田、越秦岭、穿商洛至河南史称“商山道”,走出了一条“诗歌之路”。商洛是中国西北与东南的交通要道,在这里曾经留下了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等等许多诗人的足迹和诗作!这里也是在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诗歌之路。
由王林斌所著的章回小说《大唐诗路》,充分展现了其诗歌之路的繁荣发展。
商洛地处中国地理南北的分界线,物产南北并蓄,风俗秦楚交融,文化积淀丰厚,因而诗人们在这里找到了表现自己的广阔园地,使这里成为唐代诗风实现南北交流、融合的一个基地。
戏曲文化
商洛被文化部、人事部授予“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的商洛剧团,为商洛获得“戏剧之乡”的美誉。
商洛的戏曲主要有:秦腔、商洛花鼓、商洛道情、洛南静板书等。
秦腔:(Qinqiang Opera,或Qinqiang)又称乱弹,源于西秦腔,流行于中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因以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花鼓戏:商洛花鼓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该词条对商洛花鼓的历史渊源、当代发展及艺术特色进行了详细介绍,该艺术形式历史久远,在戏曲音乐发展演变历史的研究中具有"活化石"的作用,已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商洛花鼓民间通称花鼓子、地蹦子,流行于陕西省商洛地区。清光绪三年湖北郧阳遭受水灾,大批灾民进入商洛地区,带来了郧阳流行的花鼓戏。后花鼓戏逐渐改用商洛地区方言演唱,并吸收了许多商洛的民歌小调,最终形成商洛花鼓。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商洛花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道情戏:“商洛道情”源于中国道教化缘时的颂经调,自道教有史以来广为流传,民间利用这一形式进行民间戏剧表演,流传至今。“商洛道情”是陕西道情的始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静板书:洛南静板书早在清朝道光年间(公元1821年左右)就在洛南盛行,属土生土长的民间曲种,曾是盲艺人求生糊口的手段。洛南静板书一人可操六种乐器,融弹、说、打、敲、唱于一身,一人顶七人,音韵宏亮,吐字清晰,刚柔相济,古朴粗犷。上世纪50年代以来,县文化、宣传部门多次组织民间艺人学习培训,挖掘整理传统书目《包公案》 《施公案》、《三国志》 、《杨家将》、《二十四孝》、《八仙传奇》等大小书目300多本(回),编写反映现实生活的新书目《拉荆把》、《马前波水》、《尿床王》、《性子急》等50多部,并且培养了一批男女青年新秀,将这种艺术形式搬上舞台,多次参加省、地、县的文艺汇演,使这一古老曲种大放异彩。

风景名胜


商洛旅游景点分布图
商洛文物古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富多彩,具有开发旅游产业的潜在优势。全区有古遗址古建筑等文物保护点1200多处,其中省以上文保单位20多处。洛南旧石器地点群被评为1997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东龙山夏商周遗址被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列为“文化分期与年代测定”专题。洛河元扈山“仓颉授书处”摩岩石刻表明这里是文字的发祥之地。蓝关遗址、武关遗址、商鞅封邑遗址和“闯王寨”、“生龙寨”遗址。汉代的四皓墓、隋代的文庙、唐代的丰阳塔、宋代的商州城垣、金代的二郎庙、明代的商州城隍庙和龙山双塔、清代的会馆群成为人们参观与凭吊之地。
金丝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国家4A景区,位于商洛商南县东南部新开岭腹地,距商南县城60公里,距金丝峡镇(原太吉河镇)18公里。内风光秀丽,具有有窄、长、秀、 奇、险、幽的特点,被誉为“峡谷奇观,生态王国”。
木王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商洛市镇安县,总面积3616公顷。这里属北亚热带季风性半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园内原始森林茂密,草场千亩,珍稀动植物品种繁多。
天竺山,又名天柱山,位于山阳县城东南部的鹘岭以南,郧岭以北,距县城30千米。
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秦岭南坡的柞水县营盘镇,海拔1000--2802米,总面积2123公顷,距西安42公里..
龙驹寨国家水利风景区-丹凤县龙驹寨。
丹江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商洛市区。
丹江国家湿地公园---湿地公园水体主要是丹江干流及丹江支流老君河、资峪河、武关河、银花河的滩涂及县域内的鱼岭水库、龙潭水库、苗沟水库等,总面积达1.28万公顷。
商州仙娥湖风景区
商州东龙山风景区
洛南老君山风景区
洛南观华山风景区
洛南玉虚洞风景区
洛南抚龙湖风景区
洛南云蒙山风景区
洛南瓮沟风景区
丹凤冠山风景区
商山四皓碑林园
柞水溶洞旅游区
山阳月亮洞旅游区
山阳天竺山国家森林公园
山阳县天蓬山寨景区
商州城隍庙
商州城垣


著名人物


作家
贾平凹:原名贾平娃,1952年2月21日,生于丹凤县棣花镇,自幼秉承家训,潜心读书,寡言多思,言行俱优。陕西作协主席,中国书协会员,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是中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家和文学奇才,是一位当代中国最具叛逆性、最富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具有世界意义的作家,也是当代中国可以进入中国和世界文学史册的为数不多的著名文学家之一。被誉为“鬼才”。代表作有《秦腔》、《高兴》、《心迹》、《爱的踪迹》、《废都》等,曾获多次文学大奖。作品《我不是个好儿子》选入鲁教版语文必修三、作品《月迹》已选入苏教版语文课本、作品《落叶》入选北师大版和鲁教版中学教材。
孙见喜:笔 名:野爷、王娜。太白文艺出版社编审、太白书院副院长、西安工业大学及咸阳师范学院兼职教授、《贾平凹文学艺术馆》副馆长、《贾平凹之友》网站主编。孙见喜书法作品清正刚强、骨力内蕴,有欧阳询意趣,被爱好者广泛收藏,其传略收入《古国丹青画卷》,书法对联被中国画研究院和北京书画艺术研究院收藏,艺术成就载入《中国文艺家传集(第一卷)》。
京夫:原名郭景富,商州区腰市镇马角山人,1942年生;现为中国作协会员,陕西作协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系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京夫迄今发表短篇小说100余篇,中篇20多部,长篇5部,计400多万字;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深深的脚印》《天书》《京夫小说精选》,散文集《海贝》,长篇小说《新女》《文化层》《八里情仇》《红娘》《鹿鸣》。自1980年以来,获全国性文学奖多次。当代陕西文学的中坚和主将,是中国当代文坛有重要影响的实力派作家。
著名作家还有张智敏、方英文、高信、王 烈、王 纾、王盛华、胡长水、梁喜员、樊正兴、王林斌、谷山川等等。
书画家
王如宗:明代商州书画家,其为万历丁未进士,《直隶商州总志》说他“身出华胄,甘贫苦学,董玄宰(明书画家董其昌)考天下名画,公居第三”。
陈绶:清代洛南人,擅长书法,其行楷蜚声省内外。
吴怀清:清代山阳人,兼长书画,其考中翰林院庶吉士后,书画名噪一时。
清代著名画家还有:洛南人陈梦珙,善画斗牛;龙驹寨人刘麟超,善画水牛;丹凤平浪宫僧人萧觉春,善花卉,尤工水墨葡萄;龙驹寨人查明轩,工山水人物,蜚声当时画坛。
新中国以后涌现出的也有很多:
李克昌:擅长隶书、篆书、国画;
李志贤:擅长行书草书及国画;
葛伟:中国美协会员,专事国画创作。其作品乡土气息浓郁,笔墨浑厚,风格独特;
王家民:有百余件画作在省以上画展中展出,获金、银、铜奖20多项;
郭伯一:主工舞美设计。其《山魂》、《大云寺》等作品在省上获奖;还采用现代化工原料(沥青)与中国传统书法相结合,创造成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沥书,即将沥青加热成汁,浇注于木版之上,字体丰肌腻理,光泽如漆,呈现浮雕艺术的立体美;
赵万年:书法兼备真草隶篆,且多写自己的诗作;美术作品多为梅兰竹菊、山水人物,以小巧玲珑、清新隽永见长;
王延年:擅长人物画,有50余件书画作品在国内外展出。《黄河岸边》、《回娘家》等画作获金牌银牌奖。还有《秦岭溪流》、《大山人家》等作品被中国艺术博物馆等单位收藏。[13]

名优特产


美食
擀面皮:商洛的擀面皮有黑、白两种,不同于关中和汉中等地的面皮。
搅团:本是当地百姓贫苦时的日常食品,但因其原料为杂粮,天然健康,加之做法更加精细,逐渐成为了风味小吃。搅团所用面粉必须是粗粮,多为玉米面搅团的吃法很多,浇热汤酸菜、做凉水“鱼鱼”凉调、炒食、烩搅团块等等捷克。商洛人吃搅团,大多要调辣子,调得碗里红如血方才够味。
商州糍粑:即以土豆为主要原料烹调的膳食,是当地流行的一种小吃。制作时先将土豆去皮蒸熟,然后将蒸熟的土豆用木捶捣碎,则成为洋芋糍粑,口感细而绵软。食用时有多种方式:将糍粑切块放入酸菜汤内煮,再浇上辣椒油,色鲜味美,为“烩糍粑”;把糍粑盛入碗中,再把大蒜、花椒、海椒等各种调料放入另一碗中,再加上热的酸菜汤,用洋芋糍粑蘸着吃。
橡子凉粉:为商洛的风味小吃,是洛南县寺坡高塬村用当地特有的橡树资源来制作的。寺坡橡子凉粉的原料为成熟的橡子,把橡子打成淀粉,用泉水和制,再做凉粉。成品吃起来爽滑、筋道,十分可口。
山阳腊肉:腊肉又叫熏肉,是山阳一带的特产,是山阳人请客送礼的传统佳品。每逢冬腊月,山阳家家户户都要制作腊肉,鲜肉先用各种配料腌制,经过多道工序,最后用烟火慢慢熏烤。熏好的腊肉表里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发亮,色泽透红,吃起来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牙。
特产
商南泉茗
核桃:商洛位于秦岭东段南麓,地处陕西东南部,交通便捷,属亚热带向温暖带过渡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热,得天立地的条件,造就了商洛多种最佳风味美食,其中,商洛核桃最为著名,商洛核桃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资源丰富。
板栗:在商洛是最佳适生区,七个县区均有分布,生长良好,集中分布在镇安、柞水、山阳、商南等县,以镇安大板栗最为有名。板栗内含淀粉、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等各种营养物质,其中淀粉中的直链淀粉远非稻、麦可比,尤其是内含物质葡萄糖。
商南绿茶:“茶香溢商洛,‘泉茗’先为佳。”这是中国茶叶研究所所长陈启坤研究员1988年6月15日在陕西举行的名茶评审会议上,当场为“商南泉茗”书写的赞词。该茶最初叫“毛尖”后定名“泉水清”茶,1987年6月14日中国茶叶研究所对“泉水清”茶的审评鉴定意见中指出,该茶外形细嫩显毫,具有嫩栗香、滋味鲜醇、叶底黄绿明亮,属半烘半炒的高档优质绿茶,建议将原名改为“商南泉茗”。
商南富硒茶,这是该县茶叶站站长张淑珍和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肖永俊合作研究出的新产品,上市后深受消费者欢迎。另外镇安象园茶也很美味。
葡萄酒:丹凤葡萄酒色如红宝石;透明晶亮,酒味怡而不滞,爽而不薄,醇而不酽,冷而不寒,甜酸适口,饮后开胃提神,余香绵久,闻名遐迩,畅销全国26个省(市)。
黑木耳:史称“上洛耳”,系天然的食用菌,历史悠久。《续修商志》载:“万山栎树繁多,土人伐木生耳,近年收买成包,水陆发至襄汉,作郧耳出售,价倍川耳。”可见商洛木耳自古与郧耳齐名,久负盛誉,是请客酬宾、馈赠亲友之佳品。
商芝:即蕨,分布于商洛各县、市,年产量数百万公斤,因丹凤县商山而得名。商芝呈淡紫色,雅称紫芝。因其幼芽远瞧似鸡爪,近看像拳头,又叫鸡爪、拳芽,是一种含有异香、营养极为丰富的野生名菜。
魔芋:有一种野生植物叫魔芋主要分布在商洛市的镇安、山阳两县。因其体肥块状,又有鬼芋、鬼头,和 “魔芋”之称。魔芋,天南星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它既是一种可口食品,又是一味名贵药材。魔芋更大的作用要算它的的药用价值。据《本草纲目》介绍魔芋性辛、寒有毒。主治痈肿风毒,摩敷肿上。还具有散毒、养颜、通脉、降压、减肥、开胃、抗癌等作用。
龙须草:自古为山阳县“三宝之一”。是该县大宗外贸商品。龙须草系天然资源,野生之物,可进行人工栽培。它叶狭线形,本色金黄,有光泽,且易染色,进行工艺编织。它用途广泛,是人造革,人造丝,和优质纸的原料,又可编成地垫、凉席、门帘等生活工艺品。
柿饼:孝义镇的柿饼是商洛地区孝义湾乡的名产,这里盛产的干帽盔柿子无核或少核,油质重,糖粉足,色调鲜,味甜绵润。用之制成柿饼品质极好,体大霜厚,甘甜绵软。
油桐:主要分布在商南、山阳、丹凤、镇定4个县的137乡(镇)531个村。已建成油桐商品生产基地乡46个,面积28.5万田,桐籽产量220.4万kg,产值176.3万元。
天麻:商洛天麻野生资源原以镇安、山阳、柞水等县为主,人工栽培的天麻与野生相比,不仅品质不差,而且在汁水含量方 面还优势之效。因之,全地区从1973年起,逐步开展了家务生天麻的活动,1979年至1982出 现了天麻热,许多农户不但在山林栽、山坡种,甚至在花园、木箱时都栽。
 

气候变化


    商洛市为过渡的季风性半湿润山地气候,地貌差异大,山地立体气候明显。年降雨量为550—11 04毫米。年平均气温12.9℃,1月平均气温-0.1℃,7月平均气温25.1℃,极端最高气温39.8℃。极端最低气温—14.8℃,无霜期210天。秋季多雨,春冬易干旱,夏季暴雨频繁,常伴有大风和冰雹。 由于秦岭主脊为屏障,阻止了冷空气的侵入,东南掌状开口的山川形势,有利于暖湿气流的流入,气候条件年际变幅较为稳定,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冬春干旱,夏秋多雨, 四季分明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季风性过渡性半湿润气候特征。这种季风性气候使夏秋雨量较多,雨热同季,有利于作物生长 ,但由于它的不稳定性,引起年内雨热分配不匀,易发生旱涝灾害,对农业生产有严重影响。加之气候在纬向变化上,东南和南部具有北亚热带气候特征,其余地方属暖温带气候,但都不很典型。年降雨量 与蒸发量比呈丰湿润类型。这种季风性过渡性半湿润气候特征,增加了土壤生物等资源的多样性,导致 了农业生产的多元性,有较大的发展农业和多种经营的潜力(既可发展北亚热带植物,又可发展暖温带植物及相应的耕作制度),优势特点明显。但最大的缺陷是它的不稳定性,加重了资源的分散性和非典型性,很难进行大规模的集约化农业生产或多种经营生产,表现“飞鸟型”发展模式,产品质量也常常较低,如油桐的出油率,柑桔的大小不一与可食性,就是明显的例证。
    二是垂直差异大,山地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在气候因子上,本区气候差异主要是气候冷暖差异,在垂直差异上日照南坡最多,川道适中北坡最差,东西坡虽比川道少,但全年分布比较均匀。气温随海拔高度的递增,垂直递减率为0.51—0.53℃/100米。降水由河谷到山地,由低山到中山,由中游到上游, 随高度变化,在1600米以下增大趋势明显。由于山势影响,非直线性递增,增减值约在9.6至16.7mm/100米。在综合气候资源分布上,南部丘陵温热农业气候区,光热较好,降水偏少,光热协调, 温湿不调,干旱成为最大障碍因素;南北低山温暖农业气候区,光照条件好,热量稍欠,降水分布不匀 ,旱涝交替危害;北部温凉农业气候区,降水丰富,光温较差,温湿不调,霜冻、连阴雨、秋封成为主要障碍因素。
    三是农业气候类型多样,山川互补,抗灾力强。由于地形影响山地气候变化大,气候条件的复杂性,形成了多种模式的耕作制度,农业以综合结构的种植方式适应空间垂直分布的差异性,立体气候条件造成农业生产互补现象明显,天旱收山,雨涝收川,山川互补,作物互补,增强了抗灾能力促成了全区粮食产量的相对稳定,没有绝收年。 
    四是农业气象灾害出现有一定规律,局地成灾明显,关键是旱涝。从农业气候特点分析,全区冬春干旱,夏秋多雨,但分布不匀,旱涝交叉危害;全区性干旱雨涝较少,局地成灾较多;冰雹出现在4—10月,危害只是顺地形一条线危害;秋封连阴雨多发生在8—9月份,对温暖二类和温凉区易成灾,其它区域危害甚微。但灾害频繁,交替出现,穿插危害。从危害规律分析:水热差异大,年际变化不大,年内变化大,决定危害程度大小关键是旱涝。


民俗风情


商洛花鼓
“商州山窝窝,处处花鼓多”。商洛花鼓是商洛山区人民喜爱的一种地方小戏,盛行于镇安、山阳、丹凤、商县一带。每到春节期间,几乎所有山寨、村落都要打花鼓。有的地方竟连打正、二两个月。男女老幼翻山越岭,争相观看,煞是热闹。
商洛花鼓也叫“跳花鼓”、 “舞花鼓”,是一种在“跳”和“舞”中说唱的民间艺术,因此,“跳”和“舞”便成为花鼓表演中一个最突出的特点,贯穿于一堂花鼓的人物表演始终。花鼓跳法多样,姿态刚健优美,有蹦跳、闪跳、弹跳、扭跳、踏跳;有兔子跳、麻雀跳、侧身跳、单腿跳、双蹬跳;有三角跳、十字跳、之字跳、拐线跳、双八字跳。跳的名目虽然很多,但表演起来却没有固定程式,由演员自由发挥,显得优美大方、 自然生动,耐人观赏。
商洛花鼓剧目约500多本,著名而常演的有几十本,内容大都是反映山区风情民俗和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生活。还有一些一人一事或几人一事的说唱故事节目。 
关于商洛花鼓的起源,说法颇多。据镇安、山阳艺人相传,商洛花鼓始源于湖南,上传湖北,南由汉水传至安康、汉中一带;北由丹江传到丹凤、商县、洛南一带,进而传人关中。而据丹凤、商 县艺人相传,商洛花鼓则是由汉代秦陇马上鼓吹乐衍变而来,原为军事操练和出征仪仗所用。范大成《桂海虞衙志》载,诸葛亮军中就置有吹乐队,以锣鼓悬系腰间,手指击之, 口唱歌词,迷溃敌人。《敦煌拾零》《隋唐演义》等书也有这样的记载,隋末瓦岗寨三十六兄弟,曾以“打花鼓”作掩护,计入敌营,救回了秦琼,故有“唐将班子花鼓”之说。五代以后,花鼓才进入民间。宋杂剧中的“大迓鼓”、“迓鼓舞”、“跑汉船”等,就是其艺术化了的舞段形式。
商洛花鼓解放前夕几濒绝境。新中国建立以后,商洛花鼓迎来了风和日丽的春天。从1953年起,商洛地区各县多次举行民间文艺座谈会、训练班和戏曲调演,组织花鼓艺人呈艺献宝。经专业戏曲工作者与老艺人合作,对花鼓艺术进行丁全面的改革和升华。首次排出的花鼓传统剧《夫妻观灯》,在省上文艺会演中轰动戏剧界,获得了一等奖。不久又被拍成电影,发行全国。以后又相继创排出《桑园人家》《水轮飞转》《换猪》《凤凰飞进光棍堂》《屠夫状元》《六斤县长》、《月亮光光》等优秀剧目,分别荣获国家、省、市剧本和演出奖等奖项。其中《月亮光光》在2002年陕西省第三届艺术节上荣获优秀剧目、最佳编剧等10项大奖,2003年代表陕西省参加第八届中国戏剧节荣获曹禹戏剧文学奖、特别奖和优秀编剧等七个单项奖,同年荣获陕西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今年该剧又获得文化部第十一届中国戏剧“文华新剧目”奖,并被确定为参加第七届中国艺术节重点剧目。该剧先后在全国各地地巡回演出数百场,并在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国家、省、市电视台播出,赢得了广泛好评。


商洛冬青木烙花筷子
筷子,是中国人用餐的工具。外国人誉为“东方的文明”。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宴招待。宴会刚刚结束,加拿大一位驻京记者,立即走到宴会桌前,顺手牵羊将尼克松使用过的这双筷子揣人怀中。消息传到美国后,收藏家们纷纷出重金想得到这双筷子。有人竟出价2000美元,但这位记者却不为之动心。据说后来这双筷子竟要卖5000美 元呢!小小筷子,竟成了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
商洛冬青木烙花筷,产于陕西省商洛地区的商南、山阳、镇安等县,为陕西的一项著名特产,它与杭州天竺筷、福州漆筷并列为全国三大著名筷子。作为一种地方名优特产,已载入《中国土特产》和《秦巴山区土特名产》等书。
商洛冬青木烙花筷,是利用当地生长在悬崖峭壁上的多年生的“崖冬青木”为原料,经精细加工制成。其制作始于明代,至今已有400余年的生产历史。冬青木又称“四季青”,俗称“万年枝”,是一种属冬青科多年生常绿乔木。中医以叶、籽入药,以木制筷,有清热解毒、凉血和胃、抗菌的作用,可治风火牙痛、口疮、止血,还可增进食欲,是制作筷子的珍贵原料。诗词中有不少诗文赞美它。唐代杜甫有“下有冬青林,石上走长根”的佳句。宋代杨万里也有“百子池边种最奇,无人识是万年枝。细花密叶青青子,尝得披香雨露滋”的《冬青诗》。古有“树叶民取食,枝干帝王户日”之说。可见,古时冬青木筷子之珍贵,仅限于帝王使用。
商洛地区位于陕西东南部。全区山高沟深,冬,青木生长葱郁茂密,极为罕见,木质坚韧,纹理细致,色泽洁净,呈乳白色,气味芳香,木性挺直。制筷时,先将所伐干枝,解为细条,截出筷坯,经刮削、车圆、打磨做成木筷素身。最后烙花,用电热钢火笔,温度为300~500℃。烙花艺人,一手操筷,一手施烙,以准确利落的腕力、指力控制烙笔的轻重缓急,筷转笔运,顺勾逆划,绘出明快雅致的绣色花纹。筷面图案有山水人物、花鸟虫鱼、历史典故、名胜古迹、书法艺术等5大类、30多种花色品种。山水类有华山奇峰、秦岭之秀、黄河之水、太湖之春、苏州园林、西子湖光、临潼温泉、太白积雪等;人物类有天女散花、麻姑献寿、鸳鸯听琴、嫦娥奔月、湘云醉酒、贵妃出浴等;花鸟类有丹风朝阳、喜鹊探梅、春燕穿柳、孔雀开屏、松鹤延年等;名胜古迹类 有万里长城、钟楼、鼓楼、雁塔、延安宝塔、人民大会堂等。画面笔力浑厚,图案清新,润色自如,栩栩如生,古朴清雅,美观大方,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色彩。艺人手法娴熟,虽烙制多件,如出一辙,并无异样。
商洛冬青木烙花筷,既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又是一种精巧的手工艺品,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1982年以来,多次获陕西省优质产品称号。每年专销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南海。畅销国内各大中城市。1935年,还参加美国在明尼苏达州举办的工艺品展销会,并出口东南亚一些国家,供不应求,是陕西和商洛地区一宗传统出口商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编辑:秦人

三秦游QQ群:
  三秦游群①:3532197 (三秦文化综合群)
  三秦游群②:24288209 (旅游活动群)
  三秦游群③:81817349 (车友、自驾活动群)
  三秦游群④:70760386 (年票专属群)
  三秦游群⑤:146721821 (旅游咨询群)
  三秦游群⑥:82616561 (旅行社合作群)
  三秦游群⑦:93966174 (陕西特产供应商合作群)
  三秦游群⑧:146722047 (投稿群)
  三秦游群⑨:134982308 (摄影作品分享群)

互动平台:
  新浪微博:http://e.weibo.com/sanqinyou
  腾讯微博:http://t.qq.com/sanqinyou
  关注“三秦游”微信号: sanqinyou 用微信,添加朋友,或扫一扫,以下二维码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6 三秦游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电话:1896673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