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南)黑山趣景
在秦巴腹地的旬阳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位于汉江南岸距县城20公里桂花乡境内的男(南)黑山,是远古时期二郎担山赶太阳恰逢在此地换肩时扁担突折山落,故将两山墩在汉江河的南北两岸,因其雄伟高大,林密常青呈墨绿色,后人称之黑山,又因两山隔江相望,被分别称为男(南)黑山和女黑山(女黑山位于段家河与白柳镇交界)。
远眺男(南)黑山,东面山顶的主峰和两座侧峰,形似草体的“山”字。山顶峰错落有致,择一观山佳地,可见一人头像平卧于此,五官协调精致且具有伟人风范,当地群众亲切称之为“毛公山(伟大领袖毛泽东仰卧姿势)”。若逢雨过天晴,山顶薄雾环山之时,站在吕河汉坝川,又可见一位“寿仙老”站在山顶,伸出右手抚摸着他那银色的胡须,景观异常神奇。留宿山顶,可以欣赏到安旬两城夜间隐约的灯光。
男(南)黑山整个山系下端陡而立,中部平坦,上顶峭而险,貌似“大圈椅”,是众多风水先生口中的宝地,人杰地灵的典范。
山顶中央有一个约20平方米的小水池,旁边有两个大小相当状如马蹄的小坑,故称 “饮马池”。在向北三百米处,有十多亩缓平地,传说是两汉时期王莽追刘秀由此经过,由于山高路遥,王莽兵疲马倦,遇池下马饮水,然后又选平缓地驻马停歇,叫“落马场”。所以“饮马池”和“落马场”的地名由此而来。
在山的颈部有一个大山洞名曰“玉皇洞”,占地约半亩地,洞口高约30多米,洞里有玉皇大帝等30多座大小各异的神像。据初步考察,庙宇始建于唐末宋初,后又经多次修补完善,但由于文革期神像毁灭性的破坏,现仅有残缺不齐的旧迹。在神像的背后是一条狭长且弯曲小洞,洞顶有股清澈的滴水,像断线的珍珠,无论春夏秋冬、干旱或雨涝都没有停止过它那滴落的脚步。长期以来,每逢旱季,都有来自四面八方的农民敲锣打鼓到这里来求神要雨,并向征性地取回这里的水,以敬神之礼,还以民心之安慰。
山的西面跟下是一块大坑地,紧挨上面悬着一个合乎坑形的正方体的大青石,故名“四方石坑”。再往上面是两块巨石形成的石门,对准北面是块圆柱形的大石鼓,所以就有了“石门对石鼓,黄金二万五”的口头传闻,但由于年久失传,其真正的涵义却无从考证,留给后人的是一种悬念。
男(南)黑山不仅地形奇特,山中内涵也十分丰富。整座山是一片国有森林,生长着有千年檀木、白松、古松和其它树木,林间生有柴胡、金菜(一中稀有名贵中药材)、天麻等天然中药材,也是稀有野生动物麝、鹿、麂子、棕羊等栖息的天然绿色家园,地下蕴含有丰富的磁铁、钡和钛等稀有金属,正等待着人们的开发。
山中涌出来的冬温夏凉清澈透亮的泉水,显现出大山的无私奉献,它哺育着山下百余户人家的世世代代。同时,勤劳质朴的劳动人民也深爱着大山,呵护着它完美体态,充分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深厚友谊。
大黑山蕴含着原生的灵气,山上的人呼吸着山的气息,山青泉秀池明、人杰山灵洞奇,山招唤吸气的生灵光临,人期盼扮山者青睐,草木笑迎四海宾朋莅临。
编辑:秦人
三秦游QQ群:
三秦游群①:3532197 (三秦文化综合群)
三秦游群②:24288209
(旅游活动群)
三秦游群③:81817349 (车友、自驾活动群)
三秦游群④:70760386 (年票专属群)
三秦游群⑤:146721821 (旅游咨询群)
三秦游群⑥:82616561 (旅行社合作群)
三秦游群⑦:93966174
(陕西特产供应商合作群)
三秦游群⑧:146722047 (投稿群)
三秦游群⑨:134982308 (摄影作品分享群)
互动平台:
新浪微博:http://e.weibo.com/sanqinyou
腾讯微博:http://t.qq.com/sanqinyou
关注“三秦游”微信号: sanqinyou 用微信,添加朋友,或扫一扫,以下二维码